電視劇《山河月明》正在熱播,等了四年終于等來了朱棣,他是個有理想有抱負,胸懷家國天下的人,行軍打仗,奮勇爭先!那么《山河月明》各人物結局是什么?劇中有哪些重要的戰役?下面劇情佳小編帶來介紹。...
奪取北平
建文元年朝貢,燕王“登陛不拜”之后,朝廷的注意力就轉向了燕藩。燕王返回北平后開始裝瘋賣傻,逃避禍端,但暗中拉攏戰將,準備造反。建文帝在燕王返藩后即征集大軍四面包圍北平,特別是燕王裝瘋的消息流出后,建文帝馬上讓4萬大軍進入,控制城防,7月4日,朝廷軍還將燕王府圍得水泄不通。而燕王手中只有王府護衛軍800人,情勢難料,如何突圍?
到了7月6日,燕王詐稱為表示清白,愿將王府官吏全部綁縛請交朝廷,誘導負責圍困王府的朝廷軍領導謝貴、張昺進入王府捕殺之,包圍王府的軍隊繼而被瓦解。隨即燕王派心腹死士控制了北平城門,加上他先前早已拉攏了諸多將領,至天明時分,燕王手中已有萬人。當天就繼宣布奉天靖難清君側。
掃除周邊
懷來是朝廷西面圍困北平的重鎮,外接宣府,錦衣衛指揮使宋忠率領3萬人囤積于此;通州再往東是薊州,都指揮使馬宣率幾千人鎮守,而薊州外接大寧,大寧都司的地位類似于以后九邊的遼東鎮,是朝廷勢力,也有重兵。
對此朱棣兵分兩路,一路由朱能率領,偷襲薊州,燕軍多為跟隨徐達參加過漠北征討戰的一線士兵,而薊州指揮使馬宣能力實在不行,加上兵力也存在差距,馬宣在沙場上被殺,薊州淪陷。此后,朱能繼續向東北發展,遵化守將蔣玉不戰而降,如此燕軍成功斷絕了朝廷和大寧的聯系,至此朱棣的東面和東北絕對安全了。
在薊州攻取戰進行的同時,朱棣率另一支軍隊強襲居庸關,居庸關守將俞瑱戰敗,向西投奔懷來宋忠,此舉將燕軍注意力完全引向宋忠。而密云守軍見居庸關淪陷,也就主動開城。至此北平緊箍咒終于松動。
不久,朱棣之軍再分兵,一路去抗擊大同的朝廷援軍,朱棣則親率8000人去攻擊懷來。
封神之戰
靖難之役中最關鍵的一戰,就是耿秉文的30萬征討軍被擊敗事件。7月13日,朝廷正式下旨征討燕藩,設平燕布政使于正定,耿秉文率30萬大軍北上,主力即駐扎在正定。
8月15日,朱棣大軍開拔至涿州,當夜燕軍強行軍包圍雄州,天明攻占雄州,這是朝廷正式征討后,燕軍對戰有天命BUFF加持的王師的第一個勝利。占領雄州后,朱棣派部分兵馬埋伏在白溝,莫州朝廷軍來救雄州,當莫州朝廷軍渡過白溝后,埋伏的人馬立即毀壞橋梁,和朱棣主力前后夾擊,這樣就殲滅了莫州守軍,莫州亦被燕軍占領。
8月18日,朱棣大軍開至無極,離耿炳文的正定主力70里,但耿炳文內部出現了叛徒,耿炳文部將投降,帶來了朝廷軍內部消息,原來耿炳文大軍號稱30萬,實際上已經分兵,耿秉文能指揮的不過10萬,而且這10萬人還分兵滹沱河兩岸,燕王通過間諜計,成功讓耿認為燕軍大敗,耿不查之下,將南岸守軍北移,就在大軍移動到正定城還未駐扎之時,燕軍來襲,朝廷軍倉促出城應戰,結果戰敗。此后耿采取守城戰,燕軍也就撤退了。此次大戰歷經14日,朝廷十數萬大軍被燕軍擊敗,耿雖不勝,但也算是遏制住了燕軍南下的步伐。
當戰敗的消息傳回朝廷,建文帝惱怒之下將耿撤職,黃子澄推薦李景隆上陣,率50萬大軍再征燕藩。9月1日,燕王最大的危機到來,北面遼東勤王軍在吳高率領下猛攻永平,永平若失,北平將陷入南北夾擊之中。而正在前線和李景隆對峙的朱棣,果斷決定撤軍救北平,之后再打李景隆。19日,朱棣回師永平,吳高見朱棣大軍急襲殺來,也就丟棄輜重撤圍,逃回山海關。吳高因作戰失敗被革職,這樣朝廷中又一位還算有點頭腦的將領就被自己人搞掉了。
永平解圍后,朱棣又率騎兵北上大寧,忽悠寧王朱權,得到了朱權的朵顏三衛和當地的駐軍共10多萬人。《明史》說,奪取大寧是“取天下之始”。
李景隆在朱棣北上大寧之時,也北上收復莫州、雄州,之后圍攻北平,這里面就要說燕王世子朱高熾的功績了。在面對幾十萬朝廷軍圍攻的時刻,就是朱高熾率軍死守北平,雖然中間方孝孺用過離間計離間朱棣、朱高熾父子,但朱高熾極其聰明,成功化解了朱棣對自己的不信任。朱高熾成功拖到朱棣回師,最終取得了北平之戰的勝利。一個半月之內從回師永平開始,北進南下,收復寧王,擊潰朝廷主力,至此燕軍的造反已經完全超出了朝廷的預料,處于失控狀態。
燕王造反之初,朝廷還是有很大優勢的,如果當時建文帝上點心,或許真的能將燕王剿滅。但當燕王靖難的報告送到南京的時候,建文帝還在和方孝孺商量恢復周禮。當兵部遴選平叛將領時,居然發現中央無將可用,中央能打的全被朱元璋殺了,次一點的在邊關鎮守,回不來,最終只能讓尚可一戰的耿炳文領兵,從這我們就看到了建文對軍事斗爭的不重視。就是在出征之前,建文帝還反復告訴耿炳文打仗要手下留情,不要讓他留下殺叔之名,這給人的感覺就是王師出征,戰之必勝!結果耿炳文在征討中束手束腳,直到燕軍發展到不能遏制之時,朝廷的主力已經被耗盡,再無反擊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