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風渡》中,顧家本來是很有錢有勢的人家,但是后面卻出現了很大的波折,一夜之間,顧九思就成為了流亡的人。那么顧家被滅門了嗎?顧九思和柳玉茹結局怎樣?下面劇情佳小編帶來介紹。...
小說中顧家遭遇了一場劫難,梁王謀反,血洗皇室,只剩太后和云裳公主茍活。各地紛紛舉事,徉州節(jié)度使王善泉也起了反意。打仗要錢,因此顧家成了王善泉的首要目標。
在此之前,顧家已經在籌備逃跑。他們將變賣家產所得銀票去其它城鎮(zhèn)分開兌換后換成黃金,再借著賣米的生意,把財物裝上船。一個月后,顧家的第一批財產分成五路,由管家顧文領頭,運往范軒管轄的悠州。船從悠州回來那天,假的路引和文牒也辦了下來。
王善泉安插在顧家的暗樁出賣了他們的行程。王善泉的兒子王榮帶兵圍了顧家。顧朗華和王榮周旋拖延時間,顧九思的母親江柔則領著柳玉茹的母親蘇婉等人迅速從密道逃到碼頭。
顧九思將柳玉茹安穩(wěn)送上船后,留下休書,回身救父。柳玉茹看信后坐小船回城,丫鬟印紅勸,柳玉茹回:
“郎君以誠待我,當以死殉之?!?/p>
紛亂中,顧九思殺了王榮,顧朗華逃離時折了腿,后被顧九思同窗葉世安收留。柳家也受了牽連,柳玉茹父親柳宣將家產全都充給王善泉才撿了條命,帶著妾室張月兒和兩個庶子出了城,從此音信全無。
顧家沒落之后,柳玉茹與顧九思攜手流落他鄉(xiāng),互相扶持。在此期間,顧九思逐漸嶄露頭角。
起初,顧九思為了升遷才破費成為一名小官。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一步步晉升至縣令之位。不久后,他所在的縣城也被戰(zhàn)火波及。作為縣令,顧九思帶領城民勇敢抵御,這一壯舉在新朝初創(chuàng)之時得到了認可,他一躍成為戶部侍郎。
在柳玉茹的建議下,顧九思在政治方面游刃有余,成為了新帝的首席輔佐大臣,在帝王去世后更是成為了他的左輔,而且還成功地幫柳玉茹實現了她一直以來的愿望,讓她成為了誥命夫人。
看長風渡小說時,最震撼我的其實是逃亡路上遭遇流民搶食,顧九思為了保護玉茹不得已殺了其中的流民的那一幕。
我自己理解就是從那一刻開始,他才真正意識到入仕意味著什么,是要把千萬人的性命福祉放在肩上。如果說文昌死前的話給了他入仕的決心,那亂世之下不僅護不住親人朋友,為了自保只能向無辜的人揮刀,這種震撼足以顛覆價值觀。立志做大俠手上沾染的卻是無辜人的鮮血,曾經心向往之的江湖豪氣也變得渺小。
救人就得救世。所以后面無論是一步步在官場心機謀算運籌帷幄我都覺得毫不違和,對于他仍保有初心這點也毫不懷疑。這一幕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