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記歷史電影《吾愛敦煌》正式開啟預售,并同步釋出官方主題曲《吾愛敦煌》MV。歌曲由實力派唱將譚維維傾情演繹,曲調婉轉悠揚充滿了敦煌之美。該片由苗月編劇和導演,韓梅擔任總制片人,陳瑾領銜主演,林永健、黃品沅、張政勇、宮哲、李沐然聯合主演。《吾...
傳記歷史電影《吾愛敦煌》正式開啟預售,并同步釋出官方主題曲《吾愛敦煌》MV。歌曲由實力派唱將譚維維傾情演繹,曲調婉轉悠揚充滿了敦煌之美。該片由苗月編劇和導演,韓梅擔任總制片人,陳瑾領銜主演,林永健、黃品沅、張政勇、宮哲、李沐然聯合主演?!段釔鄱鼗汀肥鞘撞繉⑹澜缥幕z產的瑰寶莫高窟搬上大銀幕的作品,影片講述了歷代堅守在敦煌致力于文物保護、研究與傳承的科研人員的故事,并以此片致敬那種生生不息、源遠流長的中國力量。
實力派歌手譚維維獻唱主題曲是敦煌的也是民族的
影片《吾愛敦煌》發布主題曲《吾愛敦煌》的MV,歌曲由譚維維演唱、何訓友作詞/作曲、黃毅編曲。內地女歌手譚維維雖是一名流行歌手卻十分偏愛民族民間音樂,如民族歌曲《華陰老腔一聲喊》一經推出便深受大眾喜愛,更是把秦腔這一古老藝術帶上了2016年的春晚舞臺。這次演唱《吾愛敦煌》同名主題曲,以絲路莫高為靈感,給觀眾帶來了別樣的藝術之美。
歌曲中譚維維空靈悠遠、極具個人特色的唱腔和轉音讓整個畫面充滿呼吸感,不時出現的駝鈴聲搭配上呼嘯的風聲,以及敦煌獨有的大漠風光和莫高窟絢麗多彩的壁畫景象交替呈現,傳遞給觀眾以壯闊恢弘的直觀感受。敦煌作為古代絲綢之路的起點,東西方文化在此相聚,交融出了光輝熠熠的文明之花。古有“胡旋舞”自西域而來,享譽世界的“飛天”更是傳說中的司樂之神;行至當代,一大批優秀的音樂家藝術家,都在敦煌獲得了靈感之火。譚維維也曾助力譚盾以莫高窟壁畫為靈感的大型交響樂《敦煌·慈悲頌》在敦煌的演出。如今一首《吾愛敦煌》通過音樂將人們拽入到那條滿載著物質與文明的歷史長河之中,在悠揚旋律中品味獨屬于中華民族的璀璨文化。
凝聚千年歷史文化之厚重記錄文物保護傳承百年大計
在電影《吾愛敦煌》最新釋出的海報中曾寫到“一千多年來,敦煌經歷了輝煌,也經歷了近五百年無人看管維護的荒涼。”這一句話將敦煌千百年的起伏興衰全部囊括其中。坐落于河西走廊的西部盡頭的敦煌是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也是不同民族、不同文明之間對話和交流的重要見證,莫高窟的建立和不斷修繕就是其標志。但由于戰亂紛爭,敦煌一度荒廢,眾多珍寶無人看管保護。而到了近代,敦煌更迎來了眾多以“探險”為名的國外侵略者,他們相繼對莫高窟內的經書、壁畫、雕塑等珍貴的文物財產進行掠奪、劫盜甚至破壞,眾多國寶流失海外。
直到新中國建立后,文物保護的相關工作才不斷得到重視,敦煌研究院隨之建立。影片《吾愛敦煌》也正是以三代科研人在敦煌進行文物保護工作為切入點,深度展現了敦煌的壯美和千年歷史的厚重。常書鴻擔任敦煌研究院第一任院長,他放棄了國外優越的生活條件回到祖國堅守在敦煌,人們也親切地稱呼他為“敦煌守護神”。第二任院長段文杰任職期間臨摹各洞窟不同時期的壁畫達340多幅,及時挽救了無數或將消失的文物壁畫。樊錦詩作為第三代敦煌研究院院長,敏銳的察覺到了數字技術對于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要性,將敦煌瑰寶數字化,打破時間空間限制,建立“數字敦煌”。將每一個洞窟、每一幅壁畫、每一尊雕塑都進行數字建檔。即使有一天石窟不在了,人們也可以根據考古報告中提供的數據,對石窟進行精準復原。可見,一代考古人員對于文物保護工作計之深遠用心良苦。
電影《吾愛敦煌》已正式開啟預售。11月17日,一起來影院品味歷史人生感受神秘敦煌!
影片《吾愛敦煌》宣布正式定檔11月17日。該片由苗月執導,韓梅擔任總制片人,陳瑾領銜主演,林永健、黃品沅、張政勇、宮哲、李沐然聯合主演。影片講述了以“敦煌女兒”樊錦詩為首的老中青三代敦煌堅守者們對敦煌藝術文化的保護、研究與傳承,并以此片致敬與傳遞他們的精神力量。敦煌文化被稱為東方世界的藝術博物館,是中國藝術家們最寶貴的杰作,也是千余年歷史長河中的藝術奇跡。
不忘初心堅守敦煌六十載終其一生賡續文化血脈
樊錦詩,1938年生人,第三任敦煌研究院院長、現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六十年代樊錦詩從北京大學歷史系畢業,面對北京和上海兩個發達城市,她毅然選擇了——敦煌,這一待就是六十年。敦煌位置偏遠,她與愛人彭金章分居19年,全靠書信交流遙寄相思之情,但也正是愛人的理解與支持,才讓她沒有后顧之憂全身心投入石窟保護工作。
《吾愛敦煌》作為第一部從樊錦詩先生的視角作為切入點,將世界瑰寶敦煌搬上大銀幕的影片,讓人們可以通過光影領略莫高窟的魅力所在,感受這片西北之地所承載的厚重的歷史文化。在此次發布的預告中,敦煌大漠雄渾綺麗的自然景象被完整呈現出來。敦煌壁畫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中一顆閃亮的明珠,是將生活與藝術、物質與精神相融合的杰作。在窟中沉坐千年的大佛,雙目低垂俯視眾生;荒涼而寂靜的戈壁,也透露出莊嚴肅穆之感。同時讓人們也看到了科研人員們在敦煌艱苦的工作環境,但也正是他們這樣不畏艱險的匠人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前往戈壁從事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在2019年習近平主席授予樊錦詩“文物保護杰出貢獻者”國家榮譽稱號,當年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詞這樣形容她“一腔愛,一洞畫,一場文化苦旅,從青春到白發。”是她用生命堅守在敦煌這片土地上,用實際行動賡續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
全女性主創新作凝聚“她力量”上影節備受期待影片定檔
在眾多觀眾的期待中,電影《吾愛敦煌》宣布正式定檔11月17日于全國上映。早在今年上半年影片曾在上海國際電影節舉辦首場展映,一經放映就受到了現場眾多影迷的喜愛,更有觀眾表示看完影片感受頗深“通過感受樊錦詩這位前輩的故事,我再次燃起了心中最初對于藝術的熱情。”也有觀眾表示“片中的敦煌真的很美,是一部很適合大銀幕來觀看的影片。”
作為國內知名的女性導演之一,苗月曾拍攝過大量膾炙人口的影視作品如《西圣地》、《十八洞村》等。其作品個人風格明顯,力求用影像呈現真實的社會生活。此次,苗月選擇實力派演員陳瑾出演影片主角,正是看中了她身上的那一股韌勁。二十多年來,陳瑾堅持用角色與觀眾溝通,不斷精進演技。不管是導演苗月、演員陳瑾還是人物原型樊錦詩先生,她們用各自的堅守與熱愛在不同的領域發光發熱。作為一部全女性主創共同打造的影片,電影《吾愛敦煌》凝聚“她力量”,共同塑造屬于她們的“她時代”。
11月17日,一起在大銀幕見證“敦煌女兒”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