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才吩咐手下前往抓獲帥家默,豐碧玉見到后在一旁阻止著,她還告訴老百姓們這些人要來抓仁華縣的恩公,百姓們聽完也都紛紛表示不同意,堅決讓這些官兵放人,而官兵根本不想理會這些老百姓,他們準備繼續帶著帥家默離開。
方知縣很快趕到現場喝住對方,官兵也稟報著自己是受馬文才的命令前來捉拿人,方知縣責怪著他們到仁華縣拿人也不跟府衙打聲招呼,有點不知規矩,而這些官兵卻拿著方知縣烏紗帽被摘的事情說事,方知縣也不在乎,他認為馬文才接手的是防務,并不是政務,帥家默也是仁華縣的老百姓,而他也堅決不同意看別人的眼色。百姓們聽了也紛紛支持方知縣的看法,他也只得硬著頭皮命人將帥家默帶回衙門,城樓下的老百姓聽到即刻開始清丈的消息?歡呼不已,大老和小枝在城樓下聽到也很開心。
大家紛紛鼓掌,站在城樓上的馬文才也因為這件清丈的事情頓時名聲大噪,宋通判還在旁邊祝賀著他,之后還把方知縣將帥家默拿回衙門的事情報給馬文才,他也準備親自去逮人。當馬文才來到方知縣的門下,他聽到帥家默的罪責后,也連連承認著,還準備將他上報給京城,還告訴馬文才要秋后才能問斬,馬文才堅決不同意,非要原地行刑并責備著方知縣一時糊涂,一味地袒護著帥家默。方知縣在面對著馬文才的威逼利誘,他還是毫不屈服的坦然面對著一切,馬文才在走前也給了他五日的時間讓他做準備。
趁著夜色,豐寶玉和程仁清兩個人快馬加鞭趕往了任主薄的府上,又追問著他絲絹全書的下落,而任主薄也是一如既往的態度,豐寶玉激動的上前理論著,程仁清將他安撫后也親自上陣勸說著對方,很快就上任主薄改變了態度,拿出了當時帥家默父親交給他的那本絲絹全書。拿到書后,豐寶玉看完發現每個案件都跟宋通判有關系,程仁清還吩咐著準備即刻前往京城,他還讓豐寶玉先去法場拖住時間。
五日的期限也很快就要到了,方知縣因為這件事情吃不下睡不著,每日每夜都在憂愁著,現在的他也沒有什么辦法能夠保住帥家默,唯一能做的就是帶好飯菜送他最后一程。時辰很快到了,在馬文才的一聲令下后,官員們帶著囚犯上場,準備當場執行處決,而此時的豐寶玉和小枝也混在人群中看著前面的一舉一動,等到時機成熟后,豐寶玉也讓小枝前去帶領百姓鬧事,豐碧玉也混在人群之中添柴加火。
兩邊的百姓鬧得不可開交,他們還紛紛的往囚犯帥家默身上扔著東西,馬文才也容忍百姓們發泄后又繼續執行處決,在這個時候,任主薄的兒子帶著父親的遺像披麻戴孝的走到了街的正中央為父親喊著冤,當老百姓們聽到任主薄去世的消息也悲痛不已,場面極度又開始陷入了混亂之中。宋通判很焦急的想盡快處決帥家默,馬文才顧及面子,還允許任主薄的家屬祭拜著他的父親,在宋通判的催促之下,他也同意了開始行刑。
豐寶玉也沒有辦法,他在緊急時刻自己也跑到面前,繼續拖延著時間,還直接上前跟宋通判對峙,馬文才看到他如此般撒潑,就即刻命令著將帥家默和豐寶玉一同處決。
豐碧玉在人群中聽到弟弟要被處決的消息,頓時昏倒在了地上,一柱香很快燒到了時間,行刑的時間也要開始,帥家默和豐寶玉已經做好了死的準備,豐碧玉極度痛苦的想上前阻止著一切,卻被周圍的人急忙攔下了。就在眾人以為兩個人要死的時候,程仁清及時出現在法場,將屠夫的刀甩在了一邊,在他的身后,也帶來了右都御史李世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