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布天選之人是大君的職責,若違背禪位承諾同樣是違背祖神,便是族人所不能容忍。明瀨等數(shù)位以明夜楓馬首是瞻的部落首領(lǐng),早已隨同而來。明夜楓此次逼君名正言順,且順應(yīng)天命。瑯族之人守承諾高于性命,即便是莫拉汗的親兵也只認死理。
倘若莫拉汗一力阻止,便是背信之舉,瑯族有規(guī),背信之人,不再享有族人擁戴。不管莫拉汗同意與否,都已處于必敗之地。何況明夜楓本就是天命之人,唯此一點,便足以讓族人俯首稱臣。
明夜楓坐在大君之位,與眾首領(lǐng)第一次商議族內(nèi)之政務(wù)。明瀨卻帶領(lǐng)眾人向明夜楓進言,以血無垢,族長生的理由煽動處死百里鴻熠的言論。倘若只有明夜楓一人固執(zhí)己見,即便強行壓下此事,也必然讓人心中不滿。但此刻,高逸卻私自以族長之位前來,嘲笑眾首領(lǐng)非但不思如何為瑯族排憂解患,反而擔心一個二十歲的姑娘會帶領(lǐng)瑯族走向毀滅的舍本逐末之舉。
此話唯有從旁人口中說出,才不會讓人認為明夜楓獨斷專行。此番,明夜楓允下高逸的族長任命,更順勢徹底壓制眾人對此事的議論。只是,高逸雖然也不信這般祖訓,但人言可畏。如今明夜楓大勢未穩(wěn),若因一個女人而失去族人擁戴,也并非明智之舉。但觀明夜楓,似乎對此事早已成竹在胸。
明夜楓繼位大君之舉也已傳到峳國朝堂之上,他與峳國向來積怨已深。此番,以賀太后為首的官員,也借此極力進諫儲備糧草,訓練軍隊以作不時之需。而若要行此舉,便必然需要有人來擔任司馬一職。這般一唱一和,不過是賀太后借他人之口,讓賀遙掌握峳國糧草兵馬,得以和百里鴻煊分庭抗禮。
此刻,百里鴻煊因新喪未能在朝堂之上。龐丞相便以已身,領(lǐng)眾臣提議百里鴻煊接任司馬。賀太后因此震怒,竟以結(jié)黨營私之罪強行將龐丞相罷官,而蘭臺之首孫大人一句求情的話剛說了一半,也得到了同樣的待遇。賀太后此番,不但為賀遙得到司馬一職,更去除了兩位以百里鴻煊為首的肱股之臣。
兩位大人在告老還鄉(xiāng)之前,唯一能做的便是將眼前形勢告知百里鴻煊。任憑百里鴻煊如何維護,以往的王府卻變成了如今的侯府。眼下,兩位可信任的重臣也將離去。若賀遙上任司馬,再發(fā)現(xiàn)百里鴻熠身份一事,侯府必然要擔上欺君之罪。
老大君未死而新君繼位,是瑯族從未有過之事。百里鴻煊亦可借此猜到,乃是明夜楓逼位所至。內(nèi)憂外患的明夜楓,需要穩(wěn)固自身權(quán)利,而百里鴻煊需要保住秘密。這世上,從未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恒的利益。為今之計,便是百里鴻煊親手書信一封,與明夜楓各取所需,另需備一支奇兵以防賀遙突然發(fā)難。百里鴻煊將信件交由陶申親自送往,他只希望百里鴻熠不會讓自己失望。
大君繼位儀式,明瀨兩兄妹對于大夫人之位胸有成竹。白澤部久居邊隅多年,一直受盡各部落欺凌,如今終于有了翻身的機會。可儀式開始,明夜楓卻并未讓他們?nèi)缭福炊尠倮秫欖谝怨鞯纳矸菖阃锨啊?/p>
雖有失望,但不論高逸在旁如何諷刺挖苦,明瀨都很清楚,越是這般便越不能亂了分寸。若行為有虧,更會讓巴音無緣大夫人之位。如今,明瀨兄妹也唯有寄希望于明夜楓,不會忘了身為大君的承諾。
與此同時,自從回到軍營的百里鴻爍就一直處于昏睡當中,任憑侯正則如何叫喊都無法醒來。侯正則不忍邱小彤失望,只好再次假裝百里鴻爍前去赴約。當侯正則來到屋內(nèi)之時,一個星辰夜空竟憑空出現(xiàn)在他的面前。
侯正則假裝百里鴻爍來到小屋赴約,他仍舊興致勃勃希望季秋可以教他法術(shù),而不是每天背一些理論。只是今日,季秋卻是與他道別,緣分已盡,往后再無相見之日。他將嚴濟生仙人所留寶物相贈,可在重要時刻發(fā)揮極大的作用,也算是對二人師徒之緣的信物。侯正則原本還興致勃勃將寶物藏于懷中,可這番言語卻提醒了他,自己并非百里鴻爍,也更非季秋之徒。
有些人視若珍寶的東西,在別人眼里卻是一文不值。巴音一直對大夫人之位覬覦已久,今天明夜楓只帶百里鴻熠祭祖,更是讓她心懷不滿。祭祖剛結(jié)束,巴音便追上百里鴻熠宣示主權(quán)。對于百里鴻熠公主的身份,她根本不屑一顧,甚至沖動之下想要動手打人,正被明夜楓與明瀨撞見。
巴音為了情愛沖動行事,可明瀨卻將局勢看得清清楚楚。眼下,明夜楓滿足了他們之間約定的所有條件,唯獨在大夫人之位上遲遲不做決斷。這分明是明夜楓在敲打白澤部,身為大君絕不希望被任何人要挾,同時白澤部也要認清自己的身份。巴音一直被困在兒女情長的問題上考慮這件事情,直到明瀨與她說清其中厲害關(guān)系,她才幡然醒悟。
身在瑯族就像百里鴻熠手中握著的茶餅,這里根本沒有新茶,便由不得她是否喜歡。峳國回不去,她只能生活在瑯族。對于瑯族的一切,百里鴻熠根本毫不在乎。如今天這般小事,她也根本未曾放在心上。現(xiàn)在,百里鴻熠只想去親生父母的墳前看一眼。
時至深夜,陶申密信一封放置鷹腿,相約明夜楓老地方約見。而他則馬不停蹄地親自帶著百里鴻煊的密信,趕往目的地點。途中,凌君身穿黑袍擋其去路,陶申根本毫無還手之力,揮手之間便被凌君制服失去意識。
而剛升為司馬的賀遙,此刻正和自己的親信手下醉酒慶賀。其中一人假裝百里鴻煊,甘愿被賀遙百般欺辱求饒尋求快感。所有人醉至不省人事之際,凌君強行將賀遙喚醒,親自為他送來一份大禮。當賀遙看見在一旁昏迷的陶申和百里鴻煊的親筆信,興奮于掐住了百里鴻煊的命脈。
峳國邊境數(shù)十里之外,便是當年明夜楓埋葬那成公主的地方。當初是那成公主救了明夜楓的性命,給予他溫暖,讓他真切的感覺到自己還活著。那成本是瑯族最尊貴的公主,卻只因愛上一個峳國的男人,落得這般凄慘一場。明夜楓甚至不敢將那成的名字刻在墓碑上,只能寫上永世相伴。
百里鴻熠看著這般簡易,甚至快要被雜草掩蓋的墳?zāi)梗闹猩鹨还伤寄钪椤?墒钱斔p撫墓碑之時,心中出現(xiàn)的卻是百里昊元夫婦。口中不由自主叫出父王母妃,才讓她赫然發(fā)現(xiàn),自己竟然已經(jīng)完全不記得自己的親生父母相貌如何。這樣的現(xiàn)實,不禁讓百里鴻熠更加悲痛無措。
在明夜楓心里,害死那成公主的是她一無是處的書生丈夫。可在百里鴻熠心里,害死他們的是兩國的仇恨。他們一家三口曾經(jīng)在兩國邊境,也有過數(shù)年幸福無憂的日子,也是明夜楓最開心的日子。可是如今,卻因為莫拉汗的忌諱,整個村子都已經(jīng)不復(fù)存在,只剩下明夜楓這唯一的幸存者。
侯府之中,陳公公深夜到來引起了眾人的不安。百里鴻煊也已有預(yù)感,趁著借口換衣的時候囑咐晉陽,若三個時辰不見他回來,便立刻燒毀桌案上第三卷冊。百里鴻煊雖沒有將事情告知,但正如凌君所言,此刻百里鴻煊能信任依靠的也只剩下了晉陽。
入了皇宮,只有百里昊和在等著他。百里鴻煊行跪拜禮,百里昊和卻故意默不作聲,無形中施壓與對方。對于百里鴻熠的死,不論百里昊和如何試探詢問,百里鴻煊的回答都與之前一字不差。直到賀太后攜賀遙踏入殿門,直言其欺君之罪,百里鴻煊也未曾色變,一言一行皆無愧于心。賀遙笑其死到臨頭卻不自知,不急不緩地將百里鴻煊給予陶申的親筆信,當眾念出。
一封密信可說是他人偽造,百里鴻煊更以此事暗諷賀遙。當陶申被押上殿來,披頭散發(fā),滿臉污血的他已被折磨地看不出原本的模樣。證據(jù)確鑿,此番徹底打擊百里鴻煊,賀遙勝券在握。可是陶申卻將此事一人攬下,最后一心求死,故意當眾行兇,被百里鴻煊親手一劍入腹。
陶申的忠心與苦心,百里鴻煊不得辜負便是對他最好的成全。當陶申自己將劍從體內(nèi)穿透,也正好順勢入了百里鴻煊的懷中。眼淚在眼眶里打轉(zhuǎn),但百里鴻煊卻不得不強行忍下,此仇他必將盡數(shù)奉還。陶申也終于求仁得仁,含笑而亡。
如今陶申已死,賀太后與賀遙也并不打算放過百里鴻煊。何況這般言辭,也根本無法取信百里昊和。但他仍舊執(zhí)意支開了賀太后與賀遙,希望百里鴻煊可以對自己坦白一切。然而通敵之罪,百里鴻煊即便是死也不能袒露半分。
叔侄二人單獨對質(zhì),百里鴻煊對峳國之忠心向來無愧于天地,所做之事,每一樁每一件都對得起百里氏的江山。可如此言論,卻比通敵賣國更加讓百里昊和不能容忍。當初百里昊和一直想要禪位百里鴻煊,又何嘗不是因自己年幼無能的自卑所驅(qū)使。他一直對久久不能主政,被賀太后管制如傀儡而耿耿于懷。如今百里昊和認定百里鴻煊通敵叛國,便等同于對方將自己的無能從心中挖出,血淋淋地擺在眼前踐踏。
此事與當初賀遙之事如出一轍,可是百里昊和的態(tài)度卻天翻地覆。百里鴻煊自認為峳國殫精竭慮,為保百里昊和穩(wěn)坐皇位,完全不顧及自身利益。可是反觀百里昊和卻絲毫不曾為侯府顧及半分,任由賀遙詆毀誣陷。眼下,百里昊和更是將自己往日付出全盤否定,百里鴻煊只覺得無比諷刺。
身居皇位多年,百里昊和早已不允許任何人質(zhì)疑自己的皇權(quán)。信任與否或許已不再重要,百里昊和只一聲令下,便將百里鴻煊定罪,擇日問斬。一滴淚從百里鴻煊眼中滴落,便是道盡了對百里昊和的失望,也帶走了往日那個只知隱忍的百里鴻煊。
晉陽聽命百里鴻煊之言,將第三卷冊丟入火盆,可看著一直不曾燒盡的卷冊,卻不知在深思為何。侯府一朝失勢,所有人都難逃一死,整個侯府一片悲切痛哭。可既然難逃一死,便要留住最后的尊嚴,晉陽的話讓這種哭聲息止。
將領(lǐng)從侯府搜出赤鹿服,這是百里氏身份的象征,豈可讓他人踐踏。何叔一力阻止將領(lǐng)損毀,卻被一劍取了性命。看著何叔倒在地上,從他身上漸漸蔓延而出的鮮血,晉陽的從容有了一瞬間的撕裂。晉陽不斷回頭看著何叔慘死之狀,一步一步地踏出侯府,聽著身后眾人殞命地慘叫不絕于耳。
侯府巨變第一時間被探子回稟于丑奴,百里鴻煊一心保衛(wèi)峳國卻落得如此下場,即便明夜楓也深感唏噓。百里鴻煊的覆滅等同峳國屏障不再,只是明夜楓如今初登大君之位,瑯族養(yǎng)精蓄銳并非一舉進攻的最佳時機。而峳國昭告天下,十五日之后處決百里鴻煊,便是想要將所有欲救他之人甕中捉鱉。這件事,明夜楓并不希望百里鴻熠知道,可巴音卻正在帳外聽得一清二楚。
只要將此事告知百里鴻熠,她必然會冒險潛入峳國,巴音自然不會錯過這個絕佳的機會。而百里鴻熠也果然沒有讓她失望,在得知事情始末之后,便故意來到明夜楓處試探消息的真實性。她想要偷偷潛入峳國,就定要找借口想要擺脫尤烏人的時刻跟隨。可惜,明夜楓卻并未能如她所愿。
與此同時,侯正則與邱小彤告別在即,兩人依依不舍,來回相送。待到不得不分別之際,侯正則正想坦白自己并非百里鴻爍之時,卻突見羽林軍從不遠處飛奔而過。侯正則只得將坦白一事耽擱,匆匆告別了邱小彤,一路跟隨回到了軍營。
羽林軍一入軍營便四處搜查百里鴻爍的蹤跡,最終搜尋無果,便命穆奇等人不惜任何代價協(xié)同捉拿。百里鴻爍突然成了朝廷捉拿的要犯,穆奇不知發(fā)生何事,也更不宜輕舉妄動。而躲在暗處看到了這一切的侯正則,連忙回到踏云樓。可是百里鴻爍始終昏睡不醒,侯正則不知如何是好之時,羽林軍也正搜查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