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楊對施公未附和福晉交出沉嘉南以減輕德榮刑期的建議感到困惑,施公道出了對德明反常行為的懷疑,二人同時想到德明也許是被沉嘉南以莫愁脅迫。
莫愁發(fā)現(xiàn)所行之道并非去順天府,沉嘉南將其擊昏。?入夜,沉嘉南偷偷放火燒了天水間。淑林大驚之下,帶著春生逃出火場,面對被大火吞噬的家,悲痛不已。
順天府中,眾人對淑林的遭遇萬分同情。此時,淑林與施公當面才發(fā)現(xiàn)施公并未召見莫愁。白楊分析,騙走莫愁與縱火的系同一人所為。淑林認定是禮郡王府所為,白楊分析德明可能是受沉嘉南脅迫。淑林更是對禮郡王府恨之入骨,向施公求公道。
次日,施公一行人來到禮郡王府,告知天水間失火,德明異常擔心莫愁。施公向福晉詢問沉嘉南的下落,福晉無奈,道出日前沉嘉南的確藏匿府中,而如今已不知去向。施公對沉嘉南騙走莫愁的動機感到好奇,而德明奇怪的反應也沒有逃過施公的眼睛。?德明來到牢中看望德榮,德榮以為福晉已有辦法救自己出去,卻獲知出獄無望而大發(fā)脾氣,趕走了德明。
沉嘉南綁了莫愁,向她問起是否知道自己的父親,莫愁對父親的不期待令沉嘉南非常傷心,決意補償莫愁。?施公猜測沉嘉南燒了天水間之后會去尋找他想要的東西,決定派人前去打探究竟。青衣與白楊來到天水間的廢墟,白楊正欲與青衣表真心,卻不慎掉入地窖,發(fā)現(xiàn)了大批賑銀。
青衣和白楊將情況向施公稟告后,施公立刻派人去天水間將東西全部起出。?次日,白楊查到了此批賑銀的來歷,眾人猜測沉嘉南就是當年劫賑銀的匪首,施公立刻派青衣調回杜康,改埋伏便衣,等他落網(wǎng)。
沉嘉南果然按照施公的猜測來到天水間,被早已埋伏的眾人圍捕,沉嘉南武功高強,傷了青衣后,終于在蒙面的白楊相助下束手就擒。?白楊心疼青衣受傷,訓斥她不該沖鋒陷陣,兩人感情加深。
施公開堂審理沉嘉南,沉嘉南對所犯之事供認不諱,認罪畫押。淑林對他恨之入骨。沉嘉南卻拒不說出莫愁的下落,德明焦急萬分。
沉嘉南被關進大牢,德榮、管家趁機奚落。德明焦急地向沉嘉南詢問莫愁的下落,沉嘉南挾持德明為人質,要求衙役放出德榮。無奈下,杜康放出德榮,卻不料沉嘉南改挾持德榮為人質逃走。
施公雖破獲沉嘉南劫桉,但因德榮被擄,莫愁下落不明,皇上命施公速速抓捕沉嘉南。
莫愁醒來后發(fā)現(xiàn)沉嘉南不在,自己亦可以自由行動,立刻逃走。因一時情急,并沒有看清身在何處。半路因長期沒有進食體力不濟,昏倒在半路,被杜康遇見,帶回順天府。淑林擔心莫愁到順天府詢問,見到莫愁終于安心。施公向莫愁詢問被擄經(jīng)過,莫愁并未說出對沉嘉南的懷疑。?福晉因德榮被擄遷怒德明,又打又罵。德明亦非常傷心。淑林一家回到天水間看著廢墟?zhèn)牟灰眩趴祦淼剑屗齻儠鹤≡谑┕珵槠浒才诺穆淠_處,并承諾會為其重修房子。淑林一家感激。
德明見福晉傷心,悉心安慰,福晉無所依靠,只有指望德明將德榮尋回。德明來到順天府,得知莫愁已安全回來,來到莫愁暫住處向莫愁打聽沉嘉南可能躲藏的地方,德明的焦急打動了莫愁,與其一起去順天府協(xié)助破桉。
莫愁在順天府承認了那天的確為沉嘉南擄走,眾人從她描述的細節(jié)中猜測出沉嘉南藏匿之處為義莊,施公立即著人前去,并通知容安會合。?在義莊,德榮試圖說服沉嘉南放了自己,亦袒露自己因自卑而處處壓制德明。沉嘉南告訴德榮小七就是自己的兒子莫憂,自己要為子報仇。
施公等人趕到,沉嘉南與容安對打,挾持德榮請施公進內,請其妥善保護德明,便殺了德榮。沉嘉南欲逃走與眾人又爭斗起來,青衣被傷,德明見青衣身陷危機,替她受了一劍暈厥過去。沉嘉南見逃走無望,便借白楊之手自行了斷。
福晉見德榮尸體,悲痛欲絕昏厥過去。
白楊悉心照料受傷的青衣,兩人一番情意綿綿。?施公帶了太醫(yī)為德明看診,德明為自己不能救德榮而心懷愧疚,失去了德榮的福晉對德明體貼起來。
施公等一行人去看望淑林一家,告知眾人其樂融融。?莫愁去看望德明,兩人談起兩家恩怨,莫愁流露出對沉嘉南既懷念又排斥。
德榮來到順天府看望施公,帶來皇上要懲罰施公的消息。青衣問及施公,施公卻意味深長地說皇上交付了一件任務。?福晉帶德明進宮見太后,太后囑咐福晉好好對待德明,亦讓德明襲了爵位,加了俸祿。福晉見太后對德明欣賞有加,心中歡喜,指望太后給德明指一門門當戶對的婚事,遭到德明拒絕。德明卻認準了非莫愁不娶。福晉不滿,又傷心起來。
德明來到順天府詢問沉嘉南尸骨下落,并將沉嘉南與莫愁、莫憂的關係告訴了施公,打算為沉嘉南立碑以便日后莫愁一旦打開心結可以去祭拜。施公對德明的大度非常佩服,建議德明向莫愁家提親,知其情路坎坷,對他予以激勵。
德明在施公的鼓勵下,來到淑林府上,向莫愁提親。淑林拒絕了他,德明卻并不愿放棄,鼓起勇氣詢問莫愁,莫愁因兩家恩怨沒有答應,德明拉著莫愁來到他們逃出禮郡王府后躲藏的破廟。德明對莫愁傾訴心中真情,希望兩家的恩怨能在他們這裡消解。莫愁卻因為考慮淑林的感受,不能答應德明的請求。德明對莫愁心意堅定,發(fā)誓會等到莫愁答應為止。兩人相擁。
施公見德明提親不成,打算親自出馬助其好事,上門勸說淑林,本就不忍見莫愁悶悶不樂的淑林終于答應兩人婚事,又不滿禮郡王福晉的驕橫,來到禮郡王府講理。兩個娘互看不順眼,吵了起來,福晉被淑林氣得還不上嘴,亦被淑林戳中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