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鄴一生為官清廉,豈料最終卻是這樣一個橫死郊外的下場,冬月在他墓前祭拜,痛心疾首。仔細(xì)想來馮夕并非在為自己辯解,真正殺人兇手另有其人,而且只有小聞心知道。聞心躲了一夜此刻才敢跑來御風(fēng)閣找太子,門開的一剎那身后有個黑袍的男人,聞心認(rèn)得出那就是殺了他爹的兇手,她拔腿就跑,可惜被一雙大手死死攥住,捂住了聞心的呼吸,她就快要暈厥過去。
太子的劍忽然抵在泓哲的脖頸上,聞心這才脫身,立刻指認(rèn)出眼前這個人就是殺人兇手。隨后左相趕到,他囂張至極,太子則是繃緊了整根弦在與其對峙,說什么也要保住聞心,對左相來說能殺了這個小丫頭最好,殺不了單憑一個黃口小兒的說辭也奈何不了他什么,礙于他太子的身份左相很識趣的離去。
馮夕回到府上,發(fā)現(xiàn)角落里殘留的幾頁畫冊,這才得知冬月是聞心,聞鄴便是其父,難怪冬月那日急沖沖來與他理論,或許這一步他真的算計錯了。皇帝修煉出關(guān),精神更不如從前,太子揭露的左相罪行累累,污蔑明家清白,皇帝對這些根本不屑一顧,因為左相方元的背后還有指使,那就是皇帝授命,正是因為當(dāng)年明謙擁兵自立皇帝才有意除去他。
太子將左相與鷹唳所作所為告知冬月,如此她便是真的錯怪馮夕了,另外也找到了聞心,她現(xiàn)在就在河邊,冬月趕去,見小聞心獨自放著紙船,一想起當(dāng)日聞鄴舍身護下身后藏匿的她,聞心便顧不得言語下去,抱著冬月抽泣起來。忽然上游河岸漂來紙船,是以聞鄴的口吻寫給小聞心的話,安撫她幼小的心靈,給予她對未來的希望,原來是一直跟在冬月身后而來的馮夕所為。
沒了清曉,太子身邊還需要一個貼身侍衛(wèi),便提了一名因犯紀(jì)而被罰的護衛(wèi),賜名清曦,從此便貼身護衛(wèi),看著他離去的背影,太子不由的想起那個衷心為他忙碌的身影。
陸遠潼送信一封約馮夕去東郊私宅一敘,信中印章竟是龐璽印,這枚印章怎么會在陸遠潼手中,馮夕只得前往私宅。誰成想在這里遇見了李語柔,她已是陸遠潼的干女兒,并用玉璽為交換要陸遠潼幫她與馮夕成親,待到大婚過后,便將玉璽給陸遠潼。
馮夕被困在私宅中。李語柔想回馮府拿些東西,陸遠潼派臧飛跟著,看看能不能找到她藏匿的玉璽。馮夕早在李語柔房中等待多時,他想直接勸說李語柔將玉璽給他,就在她動搖時,馮夕與冬月的那本畫冊堅定了李語柔逼她成婚的決心,就算馮夕不喜歡她,她也要讓馮夕娶她,做他的馮夫人。
李語柔此次回來比以往自信百倍,她趾高氣揚以一個勝利者的姿態(tài)收拾著行李,包括那副與馮夕的畫像,又特地送來了與馮夕的喜帖,她終于如愿以償?shù)内A了冬月一次。這其中的蹊蹺冬月不可能瞧不出來,只有一種可能,陸遠潼軟禁了馮夕,起兵造反就是這幾日。在書房中道樂找到了馮夕走時留的書信,要他們看好冬月,不要有動作。被困死局也有死局的解法,更何況這里還是馮夕的私宅。
陸遠潼打的一手好主意,到時拿到玉璽借明家名義坐擁江山,就連他的兒子陸征明也可以有新的身份,他就是二皇子龐璽。從此再沒有馮夕其人,有的只有他身為二皇子的兒子。李語柔明日大婚,陸遠潼現(xiàn)在便來要玉璽,但事關(guān)她婚姻幸福,她是一定要先成婚才交出玉璽的。又逢斷腿的陸征明前來騷擾,讓李語柔更是反感。
道樂一早來找冬月,誰知房中不是冬月,而是被換了衣服的馮子鳶,冬月趁她昨夜送飯時將其打暈,隨后喬裝溜出去了。而私宅中,李語柔濃妝艷抹一身紅衣,馮夕對著一身新郎官的喜服正在暗暗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