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夜間常聽到“康熙、康熙,吃糠,喝稀”的叫聲,心有疑慮,召見百宮,也無人能解,紛紛退避。康熙也頗覺自己委屈。宜妃因為白日與眾妃玩樂,看不慣謹妃故意顯擺皇上御賜的“吉風精”,以小賣小。三德子準許李青山在康熙拜祭時回家探望,不料李家已人去樓空,李青山悲傷而死。三德子深感愧疚,一番好心成壞事,還驚了皇上大駕,主動請罪將自己關在獄中,宜妃與小桃紅大驚失色,送三德子厚禮,令其感動至痛哭流涕。康熙融景生情,與眾大臣朝堂論“家”,還革去一大臣官職,且放三德子與法印假回家看看,二人感動至流淚。
法印無家可歸,三德子千方百計勸他出去逛逛,否則自己也不好走,小桃紅等人得知,思家心切,也想出宮回家看看。三德子終于說服法印,共同回三德子家,一路上三德子還惦記著康熙,怕別人照顧不周讓他受委屈。三德子與法印吃飯,碰到一個同鄉秦管家在酒樓極盡奢侈,且氣焰旺盛,無端欺負唱曲父女,令二人十分不滿,狠揍了對方一頓,嚇得掌柜怕壞了生意,忙不迭出來打圓場。因為那句民謠,康熙心中積郁怨氣,又到朝堂叫大臣講民謠。不得要領,?便到宜妃處散心,不料眾妃己在宜妃處,康熙應酬兩句便離開,令眾人對宜妃?的得寵心有怨言。宜妃自個兒還在念康熙白天來的事情,這邊康熙又聽到那“康熙。康熙,吃糠,喝稀”的聲音,鬧騰一番又無所發現。
三德子與和尚夜遇游娼,想到思鄉心切,回到家門竟碰上這等煩事,直怪鄉人不爭氣。三德子近鄉情怯,腿肚子直打哆嗦,但路上碰到蠻不講理的付三山一行人,又使三德子心定氣暢,好好收拾了眾嘍羅一番。康熙心事重重,要吃"粗糠與稀湯",頗讓宜妃與小桃紅為難,御善房更是愁上加愁,好容易做出一碗,又因精雕細琢而遭康熙大罵。御善房的胖廚子無奈,只好殺雞取糠,結果康熙吃得難受,吃得感慨。三德子找到家門,已不是原來的破磚爛瓦,而是高樓大院,竟然又看到秦管家,幾句人話不對頭,又對打起來,三德子與法印還被倒吊在樹上。陶二德出來辯認一番,仍怕三德子假冒,硬要驗身,法印好說歹說,勸了下來。康熙得知三德子家鄉河間一帶貪官搜刮民脂,卻任命隆克多為直隸巡撫,并命眾大臣同吃糠,眾人外表一臉高興,實則一肚了難受不敢言,隆克多更是擔心康熙有意試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