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收到顧思林的奏折,顧思林愿自請出關迎敵。皇上不由分說,把奏折拿給蕭定權看,蕭定權知道舅舅曾對自己不仁,但如今春寒料峭,他還是擔心舅舅的腿疾復發。皇上冷笑著瞧了一眼蕭定權,顧思林腿傷是小事,倒是這場戰役規模浩大,所需的費用足以把朝廷十幾年的基礎耗盡,蕭定楷在今日早朝已經奏請獻出俸祿為國分憂,而蕭定權身為太子,一天到晚究竟都在忙些什么呢?蕭定權無話可說,只能懇求父皇解除自己的禁足,讓自己去各部走走,才能真正知曉朝廷難處,為國分憂。
許昌平得知蕭定權又遭到了皇上的訓斥,鼓勵他心懷鴻鵠之志,也必當負臥薪嘗膽的隱忍。可是,蕭定權卻不想再忍了,一直以來,自己的母姓身世都被父皇所忌憚,是父皇的心頭刺,也許,想要徹底根除,就要連根拔出。許昌平不知該如何回答,拔除皇上心中的刺談何容易,稍有不慎便會令蕭定權一劍封喉。蕭定權苦笑著,不禁想起了遠在邊關的顧逢恩,想當初,這小子也是總顯擺自己劍術高超,一劍封喉,不知邊關的風沙,有沒有讓顧逢恩多了幾分憔悴呢?
此時,長州城外,顧思林正在叮囑顧逢恩,在自己出關迎敵的日子里,一定不能和李明安起沖突,萬事要忍,以免破壞大局。顧思林還稱,蕭定楷為籌措軍糧獻計,得到了朝野盛贊,風頭直逼太子,想必皇上有意培植蕭定楷來掣蕭定權之肘。顧逢恩一聽便很著急,想將此事告知蕭定權,可顧思林卻認為還不到時候。
蕭定梁上次不小心打碎了陸文昔的玉瓶,便很有禮貌地又送來一份,陸文昔對年幼的蕭定梁很有好感,認為他十分可愛,便對他很是和藹。蕭定權得知蕭定梁私自去見陸文昔,氣惱地罰他跪下認錯,蕭定梁人小鬼大,幾句話哄得蕭定權眉開眼笑,便不再追究。另一邊,李明安部下和顧逢恩的部下因為分糧一事發生分歧,顧逢恩記得父親的囑咐,將自己部下斬首,還帶著首級向李明安賠罪。
蕭定權收到了顧逢恩的信,他喜出望外,趕緊拆開,沒想到顧逢恩在信中警告他,要小心蕭定楷安插在東宮內的細作。蕭定權眉頭一皺,聯想起是蕭定楷引薦陸文昔進入東宮,近日蕭定梁誤闖陸文昔住所,也是蕭定楷在身邊陪伴,不由得起了疑心,馬上去見陸文昔,并在她房內找到那張看了千百遍,已經破敗不堪的藥方。這時,陸文昔才從外面收集花瓣回來,她已有三年未見蕭定權,此時一見,便有無數相思涌上心頭。蕭定權不由分說,將她攔腰抱起,激烈熱吻。
蕭定權得知父皇一早便被長州軍報氣得抱恙,不禁大吃一驚,這才知道自從顧思林外出征戰后,長州城內就一直不太平,而顧逢恩和李明安誰也沒有及時上報,所以,皇上才會大怒。許昌平對此事感到擔憂,怕皇上將怒氣遷到蕭定權身上,可蕭定權在這時卻還擔心著顧逢恩,生怕最后是自己連累這個好兄弟。蕭定權眼中射出堅定的光芒,他絕對不會坐以待斃,等到時機一到,必定逆風翻盤。
蕭定權再次去見父皇,皇上提出讓顧逢恩領兵增援,蕭定權臉上云淡風輕,稱顧逢恩的經驗遠不及李明安,如果帶兵怕是會誤了大事。其實,蕭定權心中清楚,顧思林在臨行前一定對顧逢恩有過叮囑,不讓他和李明安對著干,所以,即便是皇上下旨,顧逢恩也可能會違抗不遵,那么,與其讓顧逢恩背上這罪名,不如自己先開口幫他拒了這道圣旨。
皇上臉上閃過一絲不悅,稱還打算讓蕭定權修書一封,隨著自己的圣旨一并送到長州,不怕顧逢恩會不聽命令。蕭定權繼續說道,自己身為太子,如果給顧逢恩寫信,便是有私通邊關將領之嫌疑,這可都是廢儲的大罪,萬萬不敢。皇上耐著性子力勸蕭定權,可蕭定權卻不為所動。
新的太子妃來找陸文昔,可憐巴巴地稱蕭定權雖然封了好幾位良娣,但這些美人一直被冷落,在后宮不得待見,看來,在眾位妹妹中,還是陸文昔最能體察蕭定權心思的。這晚,蕭定權的手下在東宮內抓到一名攜帶書信的宮人,蕭定權看了信件,正是出自陸文昔之筆,急切地問候弟弟陸文晉是否安好。蕭定權看了信,便更能確認陸文昔的身份,他心中掠過一絲不安,匆匆忙忙地闖到陸文昔的住處,回憶起她所吃過的那么多苦,回憶起自己冤枉她的種種過往,不由得紅了眼睛,潸然淚下。
陸文昔忽閃著大眼睛望向蕭定權,母親曾經說過,不到萬不得已,不要在人前落淚,否則只會失去尊嚴。這時,陸文昔忽然看到蕭定權剛剛給自己頭上插的一只簪子,那是被蕭定楷的信使強行要去當信物的簪子。陸文昔心中的光滅了,她知道,蕭定權認準了自己的身份,也必然知道自己就是蕭定楷安插在東宮的細作。為了表明自己的真心,陸文昔決絕地拔下簪子,插進脖頸,蕭定權大驚失色,趕緊去救,萬幸陸文昔傷口不深,并沒有生命危險。
蕭定權知道,一日找不到陸文普,陸文昔就無法安心,他便派人去打探蕭定楷到底把陸文普藏在了哪里。等到陸文昔蘇醒后,蕭定權溫柔地將她攬入懷中,信誓旦旦地保證,一定會把一個完完整整的陸文普還給陸文昔。陸文昔依偎在蕭定權懷里,她終于不再掩飾感情,將這么久以來的辛酸與苦楚一并道出,蕭定權又心疼又憐愛,他只能承諾今生今世、生生世世永遠和陸文昔在一起。
蕭定權為了讓陸文昔早日見到弟弟,便以陸文昔的名義暗中和蕭定楷的人碰頭,同時,他又派人盯著許昌平在京中的住所,怕會有異動。這時,許昌平還在太子林,望著前朝太子種下的樹發呆,王翁提著燈走過來,他感到有些訝異,覺得許昌平和前朝太子的神態真是太像了。王翁想知道許昌平為何總是喜歡打聽前朝舊事,許昌平笑道,家母也是在先皇后身邊服侍過的,自己聽母親提過幾句,自然就充滿好奇。
蕭定楷的母親即將過生日,蕭定楷歡天喜地去給母親賀壽,張貴妃如今已是皇后了,她看著眼前的小兒子,難免想起來之藩的大兒子,不由得悲從中來,分外憂傷,還講起了當年產下蕭定楷差點血崩而死的事情,蕭定楷急忙跪下,希望母親的心情得以寬慰。這晚,皇宮里張燈結彩,皇后與皇上端坐寶座,皇后回憶起自己當年風華正茂時,皇上也是這般為自己慶祝生辰,那排場就算到了夜里也如同白晝,可是后來,因為太過鋪張,還被御史臺參了一本,說奢靡之風不可長,細細數來,已經是好多年光景了。
這時,皇后又想起了遠在他鄉的蕭定棠,繼而想到蕭定楷也即將成親,到時候,小兒子也會之藩遠去。皇后眼中含著淚光,愈發哀怨,皇上為了安慰她,舉杯共飲。這時,蕭定楷正和蕭定梁說著悄悄話,蕭定梁雖然是個年幼的孩子,心思卻也成熟得很,還寬慰即將之藩的蕭定楷不要難過,等自己長大了,也是要離開京城的,不過,那得等自己有了王妃以后。蕭定楷笑意盈盈,好奇地詢問蕭定梁想娶個什么樣的王妃,蕭定梁的目光停在了蕭定權身邊的陸文昔身上,蕭定楷眼中的笑意更加意味深長,看來陸文昔的確是世間少有的女子,所有人都會為她傾心。
蕭定楷拉著蕭定梁去給蕭定權問安,蕭定權為他們一一介紹自己的良娣,蕭定梁只想同陸文昔說話,陸文昔便站起身來,幾人其樂融融的模樣,落在外人眼里,倒真是兄友弟恭,一派和睦,卻不知其中暗藏旋渦,危機重重。皇后坐在高座上,遠遠地看著這一幕,不由得感嘆道,自己真希望回到還未進宮的時候,沒入帝王家,便永遠會家人團聚,免去今日諸多煩惱。
一場盛宴下來,皇后臉色始終黯淡,雖然面上掛著淺淺笑意,但眼中卻是化不開的愁意,皇上念在今日是皇后生辰,也沒有過多計較。晚上,蕭定權在陸文昔這里過夜,他不知蕭定楷又要搞什么幺蛾子,如果可以,他真想用籠子把陸文昔保護起來,不讓任何人傷害她。這夜果然不得安寧,蕭定權休息下才沒多久,王翁便氣喘吁吁地跑來稟報,皇后竟然崩逝了。
皇后崩逝,如此一來,蕭定楷便要守孝三年,不會之藩,而蕭定棠也可以回京奔喪,看來,蕭定權要面對的局面更加復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