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邦攜宇到花地碼頭親察環境,認為該處貨運流量較少,是適合出口清陵國寶的理想地點,絲毫沒察覺一舉一動已遭到另一組織的監視。
時至民國,但仍有一班以炳財為首對清政府忠心不二的清朝遺臣,希望光復大清皇朝。大英和小英暗地裏打聽到清陵陪葬品將會被運送出國,當中更有乾隆的玉璽,炳財便命大英和小英混入花地碼頭,以便掌握更確實的情報,和靜待機會奪回乾隆玉璽。
大英和小英喬裝為販賣臭豆腐及涼茶的小販,在花地碼頭擺賣,瞬即受到永昌盛一眾伙記歡迎。正巧同一天,振邦率領部隊,正式到花地碼頭打招呼,才知道飛已經接手花地的貨運,而飛亦保證定必安全托管貨物。寶寶履行承諾,把洋酒的貨運轉到花地碼頭上落,故與百年前往花地檢查洋酒情況。
寶寶的手帕被大風吹至樹上,振邦順利替她拿下來以示好感,不過當知道寶寶是百年妻子,自討沒趣,轉而指揮部下把軍需品下貨至碼頭。
成功混入?花地碼頭
大英和小英見藏有清朝國寶的軍需品已送抵花地,便主動博取飛信任。飛同情二人,加上對二人的外表有好感,答應讓她們留在永昌盛負責記錄貨物數量的工作。連禮和亦贊賞飛有同情心,只有芬感到不是味兒。
永昌盛接下寶寶提供的洋酒客運工作,眾伙記在搬運時不小心弄跌其中一箱,才知道洋酒屬高級品,每支均以精美的錦盒獨立包裝。眾伙記認為飛跟寶寶攀談時狀甚熟絡,飛推說只因擅長與女性打交道,惹得寶寶暗里不悅。
等待時機?偷走國寶
禮和及永昌盛成員均不知道軍方要運送的軍需品內有乾坤,只當作一般日常用品看待,搬運時并沒特別注意貨箱外的標記及上下方向。宇見狀甚為著緊,再三提醒眾人小心處理,又派部隊留守在花地碼頭看守倉庫。
到了晚上,禮和獨自留在倉庫點算貨物,確認無誤後,受百年所托,把其中一支高級洋酒帶走。期間,禮和感到倉庫有異動,便四周檢查,但并無發現可疑之處。其實大英和小英已避開軍隊,成功潛入貨倉,待禮和離去後,順利在倉庫中找到乾隆玉璽,再換回便服,踏單車逃脫。
她們沒想到軍隊設置了路檢,連禮和也被截停查問,為怕身上寶物被搜,情急智生下,只好把裝有乾隆玉璽的錦盒藏在禮和的車中。軍隊認得禮和并非可疑人物,讓他順利通過,大小英亦通過檢查,再靠急智取回錦盒回到大本營。
雅媛發現?洋酒秘密
炳財等人喜見已得乾隆玉璽,立即準備儀式開錦盒,竟發現錦盒內的玉璽刻上的是西洋文字,才知道放玉璽的錦盒放洋酒的錦盒調轉。
百年取得禮和帶回的洋酒,原打算馬上品嚐,但因寶寶燉了補湯而臨時改變主意。翌晨,雅媛與永齊欲一看洋酒,卻留意到錦盒內的并非洋酒,而是更為貴重之物……
振邦帶軍隊到花地碼頭檢收貨物運走,在查看物品時,發現即將要私運的國寶中,遺失了最貴重的乾隆玉璽。振邦直指花地碼頭一眾相關人士偷走了重要物件,禮和作證指出貨倉內擺放箱頭的次序與前一晚不一樣,明顯在他離開貨倉後,有人移動過貨物。於是振邦向眾人逼供,要偷走物品的人自動投案,否則開槍殺害碼頭的人。幸好雅媛及時趕到,把誤與洋酒對調的錦盒交還給振邦,才解救了這次危機。
偷運國寶?諸事不順
取回乾隆玉璽後,振邦馬上安排整批以軍需品之名私運的國寶落船出貨,卻因一度遺失乾隆玉璽,延誤了時間。運送國寶的船只仍未交接貨物便遇上海上水檢,逼不得已之下,宇只好把國寶暫時沉在海中掩人耳目。雖然國寶安全避過水檢,但乾隆玉璽碰撞到礁石受損,結果仍是無法如期出貨。
另一方面,大英和小英誤失乾隆玉璽自知犯下大錯,向炳財領罪之時表示甘愿受罰。炳財只能大嘆天意如此,而光復大清的計劃又得延後。
禮和誤事?調離碼頭
宇因國寶失誤一事怪罪振邦,振邦原本欲以此與各省打好關系,亦因此而大受影響。振邦雖主動提出賠償是次損失,但涉及款項巨大,一向不貪污的他沒法支付。這次失誤為他做成多重打擊,對阻撓私運國寶的唐家更添仇恨。
雅媛得知振邦私運國寶一事上,與禮和調亂洋酒與玉璽有關,便急忙找振邦解釋。振邦有意避而不見,讓雅媛和永齊苦等。永齊總結事件,認為國寶遭調亂,全因禮和經驗不足所致,擔心日後仍會有同樣問題。雅媛考慮後,決定把禮和從花地碼頭調走,讓他回到百樂門戲院。花地碼頭大利貨倉的管理工作空出來,寶寶便建議改由紹業接手。
雅文深知禮和積極管理花地碼頭,而且開始獲得好業績,便向雅媛追問當中原因。雅媛直言軍需品一事皆因禮和大意造成混亂,指他成事不足,不適合做生意。這番話正好被禮和聽到,聽到心儀的對象批評自己,盡管感到非常錯愕,面對雅媛勸他返回戲院打發時間的建議,他仍然強顏歡笑,自嘲性格被動,只適合閑時看看電影。
紹業接替?加強管制
紹業不滿接手管理花地碼頭,百年為寶寶說好話,指管理花地碼頭乃是發圍機會,若能取得好成績,在唐家漸獲重要地位,便能擺脫雅媛當權的局面。紹業感到有道理,也決心管理好花地碼頭。
禮和回到碼頭交代要離職一事,眾人無不惋惜。紹業帶同親信楷來到,正式接替禮和的工作後,即解雇兩位年長的員工榮叔和堅叔。眾人不服,禮和亦堅持不能解雇兩位老臣子,但榮叔和堅叔為免禮和難做,都自愿離職。
這件事令永昌盛上下感氣餒,禮和與飛在碼頭邊吃禮和任期內最後一碗艇仔粥時,禮和反安慰飛,已把飛一眾當成親人,又認為花地碼頭將來大有發展,勸飛不要放棄。兩人互相鼓勵,他日定能再度合作。
翌日早上,紹業又到碼頭,宣布十大規條壓榨工人利益,眾人馬上反對表示不滿,但紹業管理花地碼頭既成事實,已無法改變。
花地碼頭由紹業接手管理後,推出的新措施對工人不公平,又縱容屬下楷在碼頭壓逼工人,使每位人心惶惶。飛感到情況嚴重打算找寶寶出面,請她以繼母身分勸止紹業。寶寶在飛面前哭訴,指嫁入唐門以來,紹業從未把她當作繼母,在唐家毫無地位,更慘遭下人喝斥。飛同情寶寶,只好另尋他法解決。
大英小英?襲擊廣州
因為遺失乾隆玉璽一事,大英和小英認定是廣州人害得光復大清無法實現,便仇視廣州人,決定令廣州市大亂,從中找機會復辟大清江山。二人先後破壞廣州食水供應、在火車站設置炸彈,又散布日軍來襲的假消息,偏偏廣州人樂天知命,更因大敵當前而同仇敵愾,反而更加團結,二人只能暫時放棄計劃。
繼堯親證?允杰下落
繼堯久休復出處理政務,不過狀態已大不如前。振邦和耀祖收到消息,終於確定有允杰的下落。繼堯趕忙親自前往發現允杰的石灘,只馀下一堆白骨在及允杰的旁身物件散落四周。
繼堯認得自己送給允杰的金槍,相信白骨便是愛子允杰的遺體。繼堯與美玲看著允杰的身後物及相片,追憶愛子往事。雖然繼堯勇敢征戰多年,終於禁不住老淚縱橫。
搗亂廣州行動失敗,炳財檢討後,發現盡管中國各地軍閥割據一方,又有日軍來襲,但廣州仍歌舞升平,皆因市長汪繼堯管治廣州政績太好,認為只要廣州一旦失去繼堯這位市長,定必大亂,屆時便是光復滿清的時候。於是派遣大英和小英刺殺繼堯,要她們將功補過,并向二人派發佩槍,但原來每人槍中僅有兩發子彈。
滿清遺臣?刺殺市長
廣州市市長官邸守衛森嚴,而且通路相似,大英和小英在夜深潛入,更加難以辨認繼堯所在之處,花費了不少時間。其實當時繼堯正身處兒子允杰的房間,正睹物追憶愛兒。突然槍聲一響,繼堯應聲中槍。駐守在市長府的宇及部下趕至,立即分頭追捕刺客。
大英和小英聽到槍聲,得知行刺成功,會合後迅速逃脫,回到戲班告之市長已遭行刺一事。一眾滿清遺臣聽到後大喜過望,馬上準備慶祝,但因發現大英和小英手槍中的子彈仍在,估計刺殺市長的應該另有其人。
民眾聚集?祈度危機
市長遭刺殺的消息翌日已傳遍整個廣州,廣州民眾都擔心市長的安危,前往醫院聚集,道士、牧師更想盡方法為求市長平安。飛率領永昌盛兄弟到醫院前了解情況,大青放下祈福的平安符時,芬不慎被人流撞倒,幸被一位文人志摩扶起。振邦即場向民宣布稱市長情況已穩定,讓民眾散去。
但市長一職不能懸空,南京政府接受孝勇提議,在廣州成立共管委員會,并選出主席代理市長一職。孝勇有感當選主席勢在必行,暗自拉攏廣州最大勢力的唐家支持自己。另邊廂,振邦不滿孝勇此舉,亦有意競逐主席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