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銘就讀高中時,認識了同校的淑華。原本個性內向的劉銘,察覺到應該要讓自己變得更主動,才能讓自己向前走,于是決定利用他在廣慈學到的才藝成立「口琴社」,這個創社社長成了校內的風云人物,也讓淑華打從心底佩服。高中畢業后,劉銘沒有繼續升學,懷著一股沖勁找工作,無奈總是因身體的殘缺被拒,劉銘只得每天枯坐家中…
劉銘常打電話和家裡開中藥行的淑華聊天,兩人情感在不知不覺中滋長。不久后,廣慈的朋友介紹劉銘幫作文補習班批改作文,劉銘非常珍惜這得來不易的工作,還常到圖書館去借閱相關書籍,以充實自己的專業知識。劉銘的認真,搏得老闆與家長的稱讚,補習班的學生也迅速增加,劉銘忽然閃過一個念頭:不如自己來開一個作文補習班?
作文班漸漸打開知名度,劉銘為充實自己,他參加了伊甸基金會開辦的寫作班,淑華自告奮勇來帶他去上課,用瘦小身軀背著劉銘上下公車,從不喊苦。劉銘對淑華承諾,以后絕對不會再增加一公克,因為他不能再增加淑華的負擔。劉銘這番話,宣告了他想要與淑華廝守一生。劉銘的屢仆屢起,也鼓勵了淑華進入廣告公司擔任市場行銷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