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鼎之心魔再犯,幸虧忘憂老人及時出現(xiàn)才讓他恢復神志,因為知道玥卿是玥瑤的妹妹,葉鼎之最后還是為玥卿準備了傷藥,并親手喂她喝藥。次年深冬,景玉王正妃胡錯楊誕下景玉王第六子,誕下之初其子嚎啕如雷,王府震驚,瑯琊王親自取名蕭楚河。又二月,側妃易文君誕下景玉王第七子,易文君推拒景玉王,瑯琊王親賜名,請師兄洛青陽為孩子取名蕭羽。
濁清大監(jiān)告訴青王當年幫圣上打下江山的那些人只剩下鎮(zhèn)西候了,手握重兵,鎮(zhèn)守國門,可如今國門之外沒有悍敵?鎮(zhèn)西候才是圣上眼中的悍敵。濁清大監(jiān)讓青王殺了鎮(zhèn)西候,由此他可保證龍封卷軸上寫著青王的名字。當初無法無天被古塵重傷,之后無顏回天外天,卻被濁清大監(jiān)所救,如今兩人已經(jīng)恢復大半功力,他們聽從濁清大監(jiān)吩咐,決定這次在天啟城中殺了百里洛陳。
百里東君告訴玥瑤當初在天啟城未能和葉鼎之好好告別,待他離開別院首先要去見見葉鼎之,再幫葉鼎之將易文君搶回來,玥瑤表示易文君已經(jīng)成婚有家庭,或許如今已經(jīng)誕下孩子。百里東君表示他就先征詢易文君的意愿,如果易文君想就將其救出來,如果不想他就和葉鼎之喝一頓一醉方休。
無相使收到消息得知如今時機合適,他派飛盞去天啟城尋無法無天,讓他們救出易文君,將其送到姑蘇城外與葉鼎之相聚。無法無天帶著濁清大監(jiān)來見飛盞,濁清大監(jiān)讓飛盞傳話給無相使,作為報答他將葉鼎之派來的屬下位置告知,讓飛盞以葉鼎之的朋友身份前去尋求合作。濁清大監(jiān)認為易文君由這些人帶到葉鼎之身邊才更加合適。飛盞不解濁清大監(jiān)為何如此幫他們,濁清大監(jiān)表示他想要天下大亂,只有這樣才能取得自己想要的東西。
玥卿得知無相使的決定非常憤怒,她不想如此行事,但最終為了大局著想還是同意了這個決定,這樣她只能三到五年后才能帶葉鼎之回天外天。
洛青陽出宮探望易文君,因為如今身份有別兩人也無法單獨見面,洛青陽簡單見了易文君一面就只能去看望蕭羽。宮里派人來給易文君送糕點,剛好在此的洛青陽知道這四人并非宮里人,幾人坦誠是受葉鼎之吩咐而來,洛青陽確認易文君想離開景玉王府,承諾幫易文君解決王府內(nèi)的高手。與此同時,影宗宗主易卜得知有人來助易文君逃離,立馬派人出面攔截。可是這些影宗之人并不是無法無天的對手,就連易卜也未能攔下易文君離開。
蕭若瑾外出幾日回府得知易文君離開,氣怒洛青陽相助易文君離開,還想去太安帝面前參他一本,蕭若風認為堂堂景玉王側妃在王府中被人劫走,一旦被人知道整個王府都將淪為天啟城的笑話。蕭若風表示從今日之后對外宣城景玉王側妃身染重病不宜出府,連側妃殿中下人也禁止外出。蕭若瑾認為找到葉鼎之就能找到易文君,但是蕭若風表示自己并未派人跟蹤葉鼎之,蕭若瑾不滿蕭若風當日放走葉鼎之,責怪他婦人之仁。蕭若風認為葉鼎之沒有那么大的勢力,他們?nèi)缃裨摀恼嬲僮咭孜木倪@股勢力。易卜前來王府告訴蕭若瑾昨日他本有機會劫下易文君,卻被北闕余孽攔下。蕭若風知道當年葉羽將軍雖助北離滅了北闕,但卻將傷亡降到最小,而這次北闕余部相助葉鼎之與此必然沒有直接關系,恐怕背后會有更大的陰謀。
百里東君禁足在別院修煉終于有所成,他從玥瑤口中得知此功法是北闕最高深的武功-虛念功,這也是北闕最難修煉的武功,因為百里東君是天生武脈,天生就可修習。很早之前玥瑤想讓百里東君修煉此功是為了救她的父親,后來她放棄了這個想法。但是李長生卻表示可以讓百里東君修煉此功,但要等百里東君心境更加成熟之后。玥瑤雖然想念父親,但也知道父親一旦出關必然會給天下造成浩劫。百里東君承諾會幫玥瑤救出父親,也會陪玥瑤勸說父親放棄戰(zhàn)爭。
無法無天暗中互送易文君來到姑蘇,他們并未出現(xiàn)在葉鼎之面前,葉鼎之驚喜見到易文君,他表示婚禮當天他和洛青陽已經(jīng)殺到了景玉王府,他拼盡了全力但最終遺憾失敗。從天啟離開后他就拼命練武,總希望自己打的過對方的時候重回天啟帶走易文君。兩位有情人跨越千山萬水,終于相擁在一起。
雨生魔的屬下護送易文君來到姑蘇后,轉而去感謝飛盞等人相助,卻被等候在此的飛離直接殺人滅口。隨后飛離偽造書信給葉鼎之,葉鼎之也因此誤會此四人將追蹤易文君的人引到南訣。葉鼎之從書信中還獲知此次成功帶走易文君全憑洛副都統(tǒng)和葉將軍好友相助。
青王覲見太安帝,直言葉鼎之沒有能力獨自帶走易文君,這其中必定有人相助。青王更認為滿朝文武只有鎮(zhèn)西候府有這個能力,并直言如今難保鎮(zhèn)西候沒有造反之心,太安帝早就對鎮(zhèn)西候有疑心,將此事交給青王辦理。很快百里洛陳被疑謀逆,命御史臺七御史嚴查此事。太安帝命李公公給瑯琊王親下了密旨,讓他親赴乾東城將百里洛陳帶來天啟。
百里東君得知太安帝以謀逆罪宣百里洛陳入天啟的消息,從此從別院趕回鎮(zhèn)西候府,百里成風本想讓百里東君立馬回別院,不想百里東君選擇直接挑戰(zhàn)父親百里成風。
百里洛陳得知跟隨百里東君身邊的人是北闕舊帝之女玥瑤,他直言并不管對方是否是逆賊,只要是孫子百里東君喜歡的人,那么他們就是一家人。百里東君成功戰(zhàn)勝百里成風,百里成風只好同意他能自由行動。
當晚,百里東君與爺爺百里洛陳對飲,百里東君理解爺爺自小寵愛他就是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自在恣意之人,不要活的像爺爺和父親那般辛苦。百里東君直言自己確實喜歡自在恣意,但卻不想當自在恣意的世家公子,而是自在恣意的江湖俠客。如今百里家有事,身為鎮(zhèn)西候的孫子,他已經(jīng)磨好劍準備應敵。
葉鼎之在街上聽到有人說鎮(zhèn)西候謀逆的事情,他向忘憂老人詢問此事,忘憂老人雖不知詳情,但猜測鎮(zhèn)西候遠鎮(zhèn)西門已久,樹大根深,帝王鞭長莫及。此次易文君逃離天啟城,雖景玉王府封鎖消息,但是監(jiān)視景玉王府之人必然知道,這就給了有心人一個在帝王耳邊顛倒黑白的機會。易文君自責自己連累了鎮(zhèn)西候府,忘憂老人勸說易文君莫要自責,即便沒有此事別人也會找機會參倒鎮(zhèn)西候。
待忘憂老人離開后,葉鼎之也決定前往天啟城助鎮(zhèn)西候擺平此事,他詢問易文君此行可有事情拜托自己,易文君雖心中惦念孩子,但也只是拜托葉鼎之去向洛青陽問平安。
鎮(zhèn)西候百里洛陳收到朝堂懷疑他叛亂,命他入天啟城受審的圣旨,百里洛陳對太安帝徹底失望,但也命百里成風接下這道圣旨。瑯琊王蕭若風帶著金吾衛(wèi)來到乾東城,他承諾只要鎮(zhèn)西候沒有做過謀逆之事,他一定平安將百里洛陳帶回乾東城。百里洛陳問心無愧,決定次日跟隨蕭若風回天啟。
百里東君因為蕭若風攔了自己和葉鼎之搶親一事而不想理會來到鎮(zhèn)西候府的蕭若風,蕭若風主動找到百里東君,百里東君認為蕭若風縱容他人仰仗權勢罔顧他人意愿,他心中的小師兄是個會阻撓這種不平事的人。蕭若風因此事對自己也很失望,但也承諾百里東君他的爺爺這次一定不會死,除非他先死了。百里東君雖然因為葉鼎之的事情對蕭若風心有怨言,但也相信蕭若風給自己的每一個承諾。
次日,百里洛陳隨蕭若風啟程前往天啟城,與此同時,暗河蘇慕雨,蘇昌河和蘇喆接到老爺子命令前來刺殺百里洛陳和蕭若風。很快百里東君一行人途中就遇到了暗河組織的這幾人,蘇喆遇到慕暖寒暄了一通,本想瞻仰一下鎮(zhèn)西候的風采,不想李長生突然出現(xiàn),蘇喆畏懼李長生的實力,帶著蘇昌河和蘇慕雨離開。
蘇喆讓蘇慕雨傳信給第一家主顧,表示刺殺因為李長生的出現(xiàn)而事不成,隨后傳信給第二家主顧因為李長生的出現(xiàn)事成。蘇喆也透露出暗河之所以接下這兩單一是因為百里洛陳本身就很難殺,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第二單主顧是太安帝,他想要保下百里洛陳,那第一單主顧青王就是必死的結局。原來出行之前,百里東君命慕風情將蘇冷喬裝成李長生,也因此他們躲過暗河刺殺。
百里東君和百里洛陳隨蕭若風來到天啟,蕭若風回宮復命,而百里東君和百里洛陳則入住行宮。葉鼎之攔下胡御史,他拜托胡御史想要在鎮(zhèn)西候謀逆一案中幫忙,雖胡御史口中拒絕,但葉鼎之以百里東君的七盞星夜酒誘惑,胡御史索性同意相助。當晚,胡御史來尋百里東君討酒喝,百里洛陳知道胡御史也是御史臺派來打探消息之人,直接告訴對方鎮(zhèn)西候府有殺人刀十萬鎮(zhèn)守國門西門,勿有亂國之心,此番入天啟城已讓世子百里成風率領破風軍。無論生死都不準破風軍有任何異動。鎮(zhèn)西候府相信七御史能還他們清白,如有必要愿與被告者當庭對峙。
百里東君送胡御史離開,胡御史表示無證之罪,七御史無法判罪,鎮(zhèn)西候府必然也無罪。百里東君承諾只要鎮(zhèn)西候府無事便送胡御史七壇美酒,胡御史臨別之前提醒百里東君自己身上的危險。胡御史出了行宮就碰到刺客打探百里洛陳的言語,葉鼎之出面替他解決了刺客,胡御史保證鎮(zhèn)西候必然無恙,還特意提醒葉鼎之不宜留在天啟城這個是非之地。
天啟城外,風雪劍沈靜舟意外結識葉鼎之,兩人雖都知對方真實身份,但沈靜舟表示兩人都在天啟城外,如今他不是濁清大監(jiān)的弟子錦仙,也只當葉鼎之是萍水相逢的好友。
御史臺張御史以鎮(zhèn)西候手握十萬強兵,任何判決都有可能引起北離震動,所以御史臺不敢亂判。太安帝詢問胡御史,胡御史直言鎮(zhèn)西候沒有謀逆,但因此事是青王提起,御史臺為了不引起親王與鎮(zhèn)西候之間的嫌隙,對外聲稱此事已查清,也已經(jīng)給了誣告者懲罰。對于這個結果,太安帝還算滿意。
太安帝讓濁清大監(jiān)陪自己出宮見百里洛陳,太安帝表示此前他讓濁清接近青王讓他羅列百里洛陳謀逆的證據(jù),可如今又保下百里洛陳,他此舉只是因為青王做事太急且心狠,借此事給青王一個教訓。